<acronym id="obhxw"></acronym>
  • <video id="obhxw"></video>

    
    <acronym id="obhxw"><em id="obhxw"><address id="obhxw"></address></em></acronym>
    1. 服務熱線:?4000-110-820

      監控攝像頭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攝像機無圖像怎么辦?

             答:首先確認攝像機電源是否加上,通??梢酝ㄟ^指示燈來判定。二是監視器是否正常。比如是否切換到對應的輸入通道。三是同軸電纜是否正常合規接觸。四是鏡頭光圈是否打開。如果是其它原因,需要返廠維修。

      攝像機圖像發白怎辦?

             答:首先查看是否對準光線比較強烈的地方,如果是手動光圈鏡頭,看是否光圈打開過大。如果是自動光圈鏡頭,查看校正值是否過低,使光圈打開過大。其次查看攝像機的曝光設置是否正確,電子快門的速度是否過慢。如果是其它原因,需要返廠維修。

      攝像機圖像偏色怎么辦?

             答:一般通過白平衡設置來改善偏色:白平衡設置有兩種方式:

      自動白平衡,連續方式——此時白平衡設置將隨著景物色彩溫度的改變而連續地調整,范圍為2800~6000K。這種方式對于景物的色彩溫度在拍攝期間不斷改變的場合是最適宜的,使色彩表現自然,但對于景物中很少甚至沒有白色時,連續的白平衡不能產生最佳的彩色效果。按鈕方式——先將攝象機對準諸如白墻、白紙等白色目標,然后將自動方式開關從手動撥到設置位置,保留在該位置幾秒鐘或者至圖像呈現白色為止,在白平衡被執行后,將自動方式開關撥回手動位置以鎖定該白平衡的設置,此時白平衡設置將保持在攝象機的存儲器中,直至再次執行被改變為止,其范圍為2300~10000K,在此期間,即使攝象機斷電也不會丟失該設置。以按鈕方式設置白平衡最為精確和可靠,適用于大部分應用場合。

             手動白平衡,開手動白平衡將關閉自動白平衡,此時改變圖像的紅色或蘭色狀況有多達107個等級供調節,如增加或減少紅色各一個等級、增加或減少蘭色各一個等級。除次之外,有的攝象機還有將白平衡固定在3200K(白熾燈水平)和5500K(日光水平)等檔次命令。

      攝像機鏡頭如何選擇?

             答:(1)鏡頭的成像尺寸?應與攝象機CCD靶面尺寸相一致,如前所述,1/2英寸、1/3英寸、1/4英寸等規格。

             鏡頭焦距與視野角度?

             首先根據攝象機到被監控目標的距離,選擇鏡頭的焦距,鏡頭焦距f確定后,則由攝象機靶面決定了視野。

        光圈或通光量鏡頭的通光量以鏡頭的焦距和通光孔徑的比值來衡量,以F為標記,每個鏡頭上均標有其最大F值,通光量與F值的平方成反比,F值越小,則光圈越大。所以應根據被監控部分的光線變化程度來選擇用手動光圈還是用自動光圈鏡頭。

      鏡頭的焦距如何計算?

        答:公式計算法:視場和焦距的計算?視場系指被攝取物體的大小,視場的大小是以鏡頭至被攝取物體距離,鏡頭焦頭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確定的。?鏡頭的焦距,視場大小及鏡頭到被攝取物體的距離的計算如下;1、f=wL/W、

        鏡頭焦距

        圖象的寬度(被攝物體在ccd靶面上成象寬度)

        被攝物體寬度

        被攝物體至鏡頭的距離

        圖象高度(被攝物體在

        靶面上成像高度)視場(攝取場景)高度

        被攝物體的高度

      常見的視頻傳輸方式有哪些?傳輸距離大概是多少?

        答:1.同軸電纜(傳輸距離0-600m),2.光纖(0-20Km以上),3.無線(3G網絡,或2G網絡),4.傳統網線(100m無中繼),5.雙絞線(0-2400m左右,分為有源和無源兩種)。

      常見的視頻傳輸方式有哪些?傳輸距離大概是多少?

        答:紅外燈的角度與鏡頭的爭度不相符造成的。

      高速球不受控制怎么辦?

        答:1.查看高速球地址碼是否與控制時的鍵盤的地址碼一樣。2.通信波特率是否與控制的鍵盤一樣3.通信協議是否與控制的鍵盤一樣。4.接線是否符合RS485標準。

      網絡攝像機無法顯示圖像是什么原因?

        答:先檢查電源指示燈是否亮,表明攝像機是否通電。2.如果有網絡指示燈,看指示燈是否亮或閃爍。表明攝像機的聯網狀態。3.檢查客戶端電腦網絡是否聯通,是否與網絡攝像機在同一個子網,是不是與攝像機在同一個局域網。為電腦可以正常的通過網絡聯接提供基礎。4.檢查IE控件是否正確安裝。并允許運行控件。5.攝像機的光圈是否打開。表明攝像機圖像CCD可以正常采集到外界射入鏡頭的光線。6.攝像機顏色與亮度設置是否合理。

      攝像機圖像模糊是什么問題?

        答:像機鏡頭聚焦不準造成的,可以調整攝像機的后焦,使攝像機圖像清晰為止。

        鏡頭至景物距離D=3500mm,景物的實際高度為U=2500mm(景物的實際寬度可由下式算出H=1.333這種關系由攝像機取景器CCD片決定)。

        將以上參數代入公式一中,可得。

        故選用6mm定焦鏡頭即可。(2)鏡頭C和CS接口的選擇

        所有的攝象機鏡頭均是螺紋口的,CCD攝象機的鏡頭安裝接口有兩種工業標準,即C安裝座和CS安裝座。兩者螺紋部分相同,但兩者從鏡頭到感光表面的距離不同。

        安裝座:從鏡頭安裝基準面到焦點的距離是17.526mm。

        安裝座:特種C安裝,其鏡頭安裝基準面到焦點的距離是12.5mm。

        在選型時,一定要注意攝像機和鏡頭安裝方式的匹配,即鏡頭和攝像機的安裝座應該一致?;贑安裝座的螺紋深度比CS要大,CS的鏡頭是無法安裝到C安裝座的攝像機上的,但是可以將一個C安裝座鏡頭安裝到一個CS安裝座攝象機上時,則需要使用鏡頭轉換器(增加深度的墊片)。

        鏡頭與CCD尺寸的匹配性

        那么為何在鏡頭的選用中考慮CCD靶面的尺寸呢?為了從1/3″與1/2″CCD攝像機中獲取同樣的視角,1/3″CCD攝像機鏡頭焦距必須縮短;相反如果在1/3″CCD與1/2″CCD攝像機中采用相同焦距的鏡頭,情況又如何呢?1/3″CCD攝像機視角將比1/2″CCD攝像機明顯地減小,同時1/3″CCD攝像機的圖像在監視器上將比1/2″CCD的圖像放大,產生了使用長焦距鏡頭的效果。

        另外我們在選擇鏡頭時還要注意這樣一個原則:即小尺寸靶面的CCD可使用大尺寸靶面CCD攝像機的鏡頭,反之則不行。原因是:如1/2″CCD攝像機采用1/3″鏡頭,則進光量會變小,色彩會變差,甚至圖像也會缺損;反之,則進光量會變大,色彩會變好,圖像效果肯定會變好。當然,綜合各種因素,攝像機最好還是選擇與其相匹配的鏡頭。

        手動、自動光圈鏡頭的選用

        手動、自動光圈鏡頭的選用取決于使用環境的照度是否恒定。

        對于在環境照度恒定的情況下,如電梯轎箱內、封閉走廊里、無陽光直射的房間內,均可選用手動光圈鏡頭,這樣可在系統初裝調試中根據環境的實際照度,一次性整定鏡頭光圈大小,獲得滿意亮度畫面即可。

        對于環境照度處于經常變化的情況,如隨日照時間而照度變化較大的門廳、窗口及大堂內等,均需選用自動光圈鏡頭(必須配以帶有自動光圈鏡頭插座的攝像機),這樣便可以實現畫面亮度的自動調節,獲得良好的較為恒定亮度的監視畫面。

        對于自動光圈鏡頭的控制信號又可分為DC及VIDEO控制兩種,即直流電壓控制及視頻信號控制。這在自動光圈鏡頭的類型選用上,攝像機自動光圈鏡頭插座的連接方式上,以及選擇自動光圈鏡頭的驅動方式開關上,三者注意協調配合好即可。

        定焦、變焦鏡頭的選用

        定焦、變焦鏡頭的選用取決于被監視場景范圍的大小,以及所要求被監視場景畫面的清晰程度。

        鏡頭規格(鏡頭規格一般分為1/3″、1/2″和2/3″等)一定的情況下,鏡頭焦距與鏡頭視場角的關系為:鏡頭焦距越長,其鏡頭的視場角就越小;在鏡頭焦距一定的情況下,鏡頭規格與鏡頭視場角的關系為:鏡頭規格越大,其鏡頭的視場角也越大。所以由以上關系可知:在鏡頭物距一定的情況下,隨著鏡頭焦距的變大,在系統末端監視器上所看到的被監視場景的畫面范圍就越小,但畫面細節越來越清晰;而隨著鏡頭規格的增大,在系統末端監視器上所看到的被監視場景的畫面范圍就增大,但其畫面細節越來越模糊。

        在狹小的被監視環境中如電梯轎箱內,狹小房間均應采用短焦距廣角或超廣角定焦鏡頭,如選用鏡頭規格為1/2″,CS型接口,鏡頭焦距為3.6mm或2.6mm鏡頭,這些鏡頭視場角均不小于99°或127°,這對于攝像機在狹小空間里一般標高為2.5m左右時,其鏡頭的視場角范圍足以覆蓋整個近距離狹小被監視空間。也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用手動變焦鏡頭如日產ComputerT2Z2814CS-2鏡頭,這種鏡頭為1/3″CS型接口手動光圈鏡頭,其焦距2倍可調(手動調焦)。調焦范圍為2.8~6.0mm,視場角變化范圍為96°~47.2°,這種鏡頭非常適合在狹小的被監視環境中使用,在使用時可方便地根據實際需要,靈活實現對被監視場景的“點”或“面”的監視效果。

        電動變焦鏡頭的使用

        對于一般變焦(倍)鏡頭而言,由于其最小焦距通常為6.0mm左右,故其變焦(倍)鏡頭的最大視場角為45°左右,如將此種鏡頭用于這種狹小的被監視環境中,其監視死角必然增大,雖然可通過對前端云臺進行操作控制,以減少這種監視死角,但這樣必將會增加系統的工程造價(系統需增加前端解碼器、云臺、防護罩等),以及系統操控的復雜性,所以在這種環境中,不宜采用變焦(倍)鏡頭。

        在開闊的被監視環境中,首先應根據被監視環境的開闊程度,用戶要求在系統末端監視器上所看到的被監視場景畫面的清晰程度,以及被監視場景的中心點到攝像機鏡頭之間的直線距離為參考依據,在直線距離一定且滿足覆蓋整個被監視場景畫面的前提下,應盡量考慮選用長焦距鏡頭,這樣可以在系統末端監視器上獲得一幅具有較清晰細節的被監視場景畫面。在這種環境中也可考慮選用變焦(倍)鏡頭(電動三可變鏡頭),這可根據系統的設計要求以及系統的性能價格比決定,在選用時也應考慮兩點:在調節至最短焦距時(看全景)應能滿足覆蓋主要被監視場景畫面的要求

        在調節至最長焦距時(看細節)應能滿足觀察被監視場景畫面細節的要求。

        通常情況下,在室內的倉庫、車間、廠房等環境中一般選用6倍或者10倍鏡頭即可滿足要求,而在室外的庫區、碼頭、廣場、車站等環境中,可根據實際要求選用10倍、16倍或20倍鏡頭即可(一般情況下,鏡頭倍數越大,價格越高,可在綜合考慮系統造價允許的前提下,適當選用高倍數變焦鏡頭,或者快球)。


      国产综合19久久久久久